羽戈:微博反腐,只是暗器

2012年12月13日04:59  南方都市报 微博

  中国式反腐,历来不走寻常路。如今更是流行三大暗器:一是二奶、情人,二是艳照、日记、视频,三是微博。这三大暗器,一并撒出,漫天花雨,威力无穷。如雷政富的倒台,情人、视频、微博俱有功焉。如今反腐,大都循此路径。

  12月初,有人自称“我是一个受害者”——— 在微博曝光官员艳照,共计三张,可惜不大清晰,仿佛雾里看花。主角被指为河南省林州市卫生局纪检书记冯某。当我们还在猜测被暗器击中的冯大人会是怎样凄惨的下场,剧情突然出现了拐点,12月5日,冯大人与涉事的女子(一家医院的医生)结婚了。

  这就有些喜剧的味道。谁能想到呢?反腐至此,却成就了一段姻缘。且这姻缘合情而合法:男女主角此前均有婚史,不过都已经离婚。单身男女,由于各自的算计,对婚姻充满了犹疑,却因一场忽如其来的变故,相拥而泣,执子之手,这是好莱坞最善用的桥段。

  眼前的问题是,反腐反到这一步,该哭该笑?

  在哭笑不得之中,在啼笑姻缘之中,微博反腐的困境,像激情退潮后的吻痕,鲜明而突兀。

  曝光的苦主自称受害者,被曝光的冯大人最终沦为了真正的受害者,纵然他收获了一个新家庭,却赔上了名声与前程。

  在反腐败与隐私权之间,本该有一道分明的界限。我们所见的一幕,却是为了反腐而无视甚至践踏官员的隐私,他们的照片、日记等,皆沦为反腐的利器。到头来,世人会用结局的正义掩盖程序的不义,并振振有词:如果尊重其隐私权,如果不去曝光这些艳照,怎能揪出贪渎的硕鼠?

  诚然,使用三大暗器来反腐,十中八九。然而,我们不能为了那罪有应得的八九,而牺牲了那无辜的一二,譬如林州市卫生局的冯大人。法治的规则是疑罪从无;微博反腐,却奉行疑罪从有,假设所有的官员都是腐败者。法治的口号是“宁可错放一千,不可错抓一个”;微博反腐,却面临滑向“宁可错曝一千,不可漏网一人”之虞。

  我不是要否认微博反腐的巨大功用,而是在道德的狂欢之中,指出它内在的难题与它处身的困境:它本是一枚暗器,却被当做正规武器;本是权宜之计,却被当做人间正道。这一角色错位,从长远来看,无论对反腐还是对微博,都未必是好事。

  更可悲的是,我们明知此理,却不得已而用之。我们不得不寄望于微博等三大暗器,如小李飞刀,刀刀致命。只是,李寻欢纵有三头六臂,能杀几多贪官呢? □羽戈

(原标题:[街谈]微博反腐,只是暗器)

分享到:

猜你喜欢

换一换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联合国安理会谴责朝鲜发射卫星
  • 体育CBA-北京惊魂胜新疆 麦蒂33分青岛8连败
  • 娱乐晶刚大婚一月婚变动刀?霍启刚会嫩模
  • 财经西部多省提居民五年收入倍增计划
  • 科技谷歌2012年搜索热榜: 江南Style入围
  • 博客强奸门女主播还有猛料 少女杀死性侵大叔
  • 读书国殇日:勿忘中日历史惨痛黑镜头
  • 教育九成读者不支持莫言作品进中小学教材
  • 育儿老人与孕妇抢座6成网友称孕妇应优先